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研究 - 专家观点
赵长茂: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
发布时间:2017.12.25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赵长茂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筑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大势,对建筑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规划发展建筑业,必须了解和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L型”经济走势已经成型

2016年5月9日,“权威人士”接受《人民日报》访谈,提出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走势的观点。

众所周知,从2011年开始,我国经济结束两位数增长,出现持续下滑态势,到2016年经济增速为6.7%。增长速度下滑是经济规模达到一定规模或水平后的规律性现象,但我国对经济持续下滑没有像以往那样采取强刺激措施,而是采取一定程度的容忍态度,体现了在保持增长速度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之间的一种战略选择。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访美期间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庄园会晤时说:“我们其实是可以让经济增长得更快的,但是我们把增长目标调低了,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压低增长率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尽管经受了增速下滑的巨大压力,但2013~2016年依然保持了年均7.2%的中高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6.9%,高于预期,预计全年增速可达6.9%左右。鉴于我国经济已企稳向好,特别是到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6.7%~6.9%之间,可以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作出的基本判断是:L型增长态势已经成型,“底部基线”渐趋平稳、向好态势有望持续。

党的十九大后的经济走势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将有多方面表现:一是质量效益与速度规模换位。党的十九大后的经济发展不再片面追求速度,而是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取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二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进一步调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各种资源将会更多地向实体经济倾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片面发展的趋势将得到扭转。三是GNP(国民生产总值)增速相对于GDP(国内生产总值)更快增长。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下,我国对外投资会进一步提速,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带动更多企业“走出去”,我国GNP因此将更快增长。资料显示,我国企业海外资产已达6.4万亿美元,未来15年对外投资总额将达2万亿美元。四是新能源、新产业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我国新能源开发和勘探等关键技术已实现突破,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增长点。在新产业方面,我国正逐步建立起优势地位,人工智能等新产业已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五是共享经济迅速崛起。近年来我国共享经济蓬勃发展,正在向多领域和国外扩展。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在包括共享经济在内的多个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共享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观。

就经济增长速度而言,我认为,2020年前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稳中求进。基本依据: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需要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二是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极大地调动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政治热情,新的“政治周期”将为之后的经济增长添加新动力;三是“L型”增长态势成型为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主要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因此必须特别关注货币超发、债务增加、房地产泡沫和资本外流等问题,既防“黑天鹅”,又防“灰犀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守住底线的关键是管住货币,在这种情况下,适度从紧将成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

除了内部因素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全球经济正在持续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再次上调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认为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达3.6%、2018年将达3.7%。与2016年增长3.2%相比,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增强,一些经济体出现周期性上行趋势,为2010年以来所未见。201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其追踪的45个国家全部有望实现经济增长,其中33个国家的增速将快于上一年。45个国家全部实现增长为2007年以来首次。外部不利因素是,世界仍不太平,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局部战争时有发生等等。

总之,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到2020年前,我国经济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态势将继续保持。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速度服从于质量、求“大”让位于求“强”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

助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结构决定功能。我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动力基础是经济结构的持续变革。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经济尽管呈下滑态势,但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新的动力结构,即类似于高铁的多元化、分散化、均衡化“动车组结构”正在形成。比如,从总需求结构看,2016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4.6%,大幅超过资本形成42.2%的贡献率;从产业结构看,2016年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5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2%;从区域结构看,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中部和东部,中部快于东部;从城乡结构看,2016年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35%,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这些变化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已出现明显转换并将进一步转换。

在新动力结构形成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不断得到挖掘,新的增长点逐步显现。一是消费。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消费的内生性日趋增强。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口老龄化、消费主力换代及支付方式快速非现金化,正从不同侧面助推消费扩张。二是投资。在高质量增长阶段,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仍具有关键作用。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处于较低水平,仍具有较大投资空间。投资的着力点应放在以政府投资更多地“撬动”社会投资上。三是农村。农村是经济发展“洼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在于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激活农村土地这一关键要素,使市场在农村生产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践证明,哪个地方土地活化了,市场配置土地的作用发挥得好,哪个地方的经济就发展得快。四是新能源和新产业。就能源发展而言,我国储量相当于1000亿吨石油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已率先突破,可采资源量达17万亿吨标准煤的干热岩勘察最近又获重大突破,这预示着新能源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产业,以人工智能为例,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五是共享经济。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已达39450亿元,增长率为76.4%。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共享经济将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交易规模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0%以上。六是创新驱动。创新驱动事关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败。“供给创造需求”主要靠科技创新。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已进入“爆发期”,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创新驱动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国建设工程协会   www.jsgcxh.org   2006-2025  版权所有
地址(ADD):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富华写字楼    联系电话(TEL):010-67890230   传真(FAX):010-67890230
E-MAIL:jsgcxh2010@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46050511号   
快速导航